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丁常云
各位箓生,各位道友,大家下午好!
根椐箓坛安排,由我为大家讲《道门十规》。我想,《道门十规》对于各位并不陌生,尤其是对于我们正一派道友来说。
那么,《道门十规》是一部什么样的经书呢?
我们认为:
《道门十规》是明代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的重要著作。
《道门十规》也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规戒著作。
《道门十规》更是一部整顿明代道教的纲领性文件。
张宇初天师称其所著述为《道门十规》。当然,这就是表明《道门十规》的主要内容是十个方面的规戒:这十条规戒,大致包含了当时道教徒信仰生活的各方面内容。因此,我们可以认为张宇初天师的《道门十规》,是根据道士信仰生活的内容,针对明代道教的实际情况,制定的新的规戒。
下面,我们就“十规”的主要内容及其现代意义作一简要介绍:
1.《道门十规》第一规,为“道教源派”,讲的是关于道教的宗派源流。
首先,张宇初天师强调道教的“源”。他说,道教是:“始自太上三代之前,则黄帝问道广成子,即太上也”。太上就是太上老君。太上在不同的时代化生为人,降于人世。黄帝时代的广成子就是太上的化生。周文王时的老子也是太上的化生。“其所著作道德上下经”,指的是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是道教的主要经典。这就是道教的源。也就是说,真正的道教应该是以太上为教主,以《道德经》为主要经典。
其次,张宇初天师强调道教的“流”。所谓“流”,就是从源头上发展和变化出来的派别。这些“流”,张宇初天师将它们区分为两个部分:一部分是思想家,用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“道家”。另一部分是宗教家,用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“道教”。在张宇初天师的心目中,道家和道教是处于同一个根源。而且,在道教中间,不管是道教哪一个宗派,也不管是什么道法或道术,只要是不离开太上立教之本的,都是道教的组成部分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
那么,张宇初天师的“道教源派”对我们有那些启示呢?
我们认为:就是要求我们学道之人一定要知道道教的“源”和“流”。因为,对于一个初学道的人来说,接触的只是道教的一个教派,一种道法或道术,也就是“流”,起初学到的只是道教的“末”。如果我们只知道自己的度师是谁,只是知道经忏怎么拜,如果我们不清楚道教“源”于太上,道经源于《道德经》,那么就会忘记道教的根本。所以,张宇初天师明确提出:道教的宗派很多,但是它们的根源是一个。因此’不论是哪个道派的学都要记住根本,学习根本,而不能迷失根本,忘记根本。
以上,就是《道门十规》“第一规”的主要内容。
接下来,我们讲第二规:
2.《道门十规》第二规为“道门经箓”,讲的是道门的经和箓。道门的经典很多,各种经典的内容也各有侧重。道门中人应该如何读经、念经。
首先,张宇初天师说:“太上三洞诸品经典,乃元始天尊、灵宝天尊、太上道德天尊金口所宣,历劫相传,诸师阐化”。这段话说明,道教的三洞经典,都是道教的最高神灵——三清传授下来的。“历劫相传”,就是经过了非常长的传承时间。“诸师阐化”,意思是神灵传授后经过了道教历代师长的阐述和演化。
接着,张宇初天师从两个方面来说明“道门经箓”。
一方面,从经典的作者角度来说。“若元始说经,当以度人上品为诸经之首;灵宝说经,当以定观、内观为要;太上立教,当以道德、日用为规”。这里的“度人上品”就是《度人经》,该经要求学道之人要劝善度人,斋戒颂经。“灵宝说经”,指的是灵宝天尊说的经典。“太上立教”,就是指太上老君说的经典,指的是《道德经》。道教立教,就是以《道德经》为主要经典。
另一方面,从经典的内容角度来说。“内而修己,则虚皇四十九章经、洞古、大通、生天、清静诸经,最为捷要。外而济世度幽,则黄帝阴符经、玉枢、北斗、消灾、救苦、五厨、生神诸经,玉枢、朝天、九幽诸发起,是皆入道之梯航,修真蹊径”。在这里,张宇初天师将经典的内容区分为用于“内而修己”和”济世度幽”两类。
我们诵念经仟,既是自身修道的功课,又是为了服务社会和信徒,实现济世度幽的目标。
既然经文是神灵所授,因此,对于经文首先要有一个态度。张宇初天师说:“从道之士,先当恭敬神明,焚修香火,积诵经诰,皈依大道”。这就是说,一个学道的人,首先要恭敬神灵,燃点香火,念诵经文,皈依大道。张宇初天师还引用经文的话,“一切神仙真人,皆以无上要言得成道果”,引用了师傅的话,“经以敛心,经以著念,使晨夕能焚诵不辍,消除魔障,增广道缘,诚为方便中第一事也”。说明是所有学道之人修成道果的必由之路。
张宇初天师还讲到如何念经?他说:“凡持诵之士,必当斋戒身心,洗心涤虑,存神默诵,诚如对越上帝,默与心神交会。心念无二,句字真正,调声正气,神畅气和”。这就是说,学道念经,一定要斋戒身心,洗心涤虑,存神默诵,就好像面对上帝一样,默默地与天神交会。这样,学道人的心念就不会有二意。每一句、每一个字都念得实实在在。同时,念经的声音包含着“气”。“气韵”就会与自然交融,使天地得到中和与平安。。念经还可以教化人民,民风善良,还可以汇集福气,消除灾祸,使生死都得到恩惠。
接着,张宇初天师又讲到“箓”,他说:“其太上诸品经箓,若祖天师所受,则盟威、都功;葛仙翁所受,则中盟、四仙;茅真君所受,则上清、大洞”。这里所说的“箓”,就是各派道士学道层次的标志或者证明。学道的人,根椐学道的时间长短、内容深浅,由各派授予相应的“箓”。他还说“符箓弥多,皆所以福国裕民,宁家保己”。这就是说,各种符箓的功能是一致的,使国家兴旺、人民富裕、家庭祥和安宁、自身健康平安。
以上,就是《道门十规》“第二规”的主要内容。
接下来,我们讲第三规:
3.《道门十规》第三规,是“坐圜(音还〉守静”,“圜”的意思是封闭而环绕起来的地方。这一条讲的是关于内炼修持。
《道门十规》称:“坐圜守静,为入道之本,’。张宇初天师把“坐圜守静”提到了“入道之本”的高度。这是为什么呢?张宇初天师认为,太上创立道教的目的是为了度人,为了使人超脱人世间的烦恼,彻底地明白生死的道理。如果一个学道的人不能明白人生的真谛,不能彻底明白“性、命”的由来,那么他就不是真正学道的人。针对当时有人认为正一派道士只知科仪,不重修持的观点,张宇初天师指出,正一派道士也修“性命”,也要“坐圜守静”。
在这里,张宇初天师认为:道教各派都以修炼性、命作为基本内容。全真派如此、正一派也是如此。道教虽然有斋醮科仪,但是斋醮科仪也是“性、命”修炼的内容。一个道士做斋醮科仪,修炼自己,方便别人,救济幽魂,度化信徒,如果没有修炼“性、命”的根基,怎么可以做到功行两全呢?这就是说,一个正一派道士,除了斋醮科仪,也要修炼性命。这样才能修己利人,功行全备,达到济幽度显的目的。
那么,张宇初天师的“坐圜守静”对我们有那些启示呢?我们认为至少有三点:一是要坚持诵念经文,并将诵念经文作为自觉提高信仰、坚持信仰的一种手段。二是念经要用心念。要“心到”,就要理解经文、学习经文,还要研究经文。三是念经必须要虔诚。四是正一派举行斋醮科仪,同样是进行修炼。
以上,就是《道门十规》“第三规”的主要内容。
接下来,我们讲第四规:
4.《道门十规》第四规,是“斋法行持”,讲的是关于科仪斋醮。
“斋法”,顾名思义,就是说斋醮之法,也就是道教仪式之法。张宇初天师指出,道教的斋醮科仪来自于古代祭天之仪。他说:道教科仪“自灵宝天尊受元始说经以来,为立教之本”。这就是说,道教的斋醮仪式起于灵宝派,而灵宝经典来自于灵宝天尊。灵宝天尊编定了道教科仪,以此作为立教之本。
接着,张宇初天师列举了灵宝派的著名高道,其中有“太极徐真人、仙翁葛真人、朱阳郑真人(郑隐)三师”,以及“杜(杜光庭)、葛(葛洪)、陆(陆修静)、宁〔宁全真〉、项(项举之)、寇〔寇谦之)”六位高道。张宇初天师认为,上述“三师”,对于灵宝派的创立作出了杰出贡献;六位高道对于道教的科仪斋法有杰出的成就。
张宇初天师列举这些在道教历史上有贡献的高道,是要说明道教尽管有许多派别,但是,“派虽不同,其源则一”。正一派、全真派的科仪斋法,不论有多少差别,他们都是从一个源头上产生出来的。于是,张宇初天师进一步指出:“凡行持之士,必广参博究,务明性命根宗,累积真功实行”。这就是要求,后世道士,一定要学习研究,一定要了解性命的根本和科仪的宗旨,累积真功,并付诸于实践。
同时,张宇初天师还批评有些道士在科仪坛场中不遵守规戒的做法。他指出:科仪坛场必须要法像庄严、清静肃穆。如果我们举行科仪不是以诚心恭敬、清洁庄严为本,只是追求钟鼓热闹,讲究殿堂布置豪华蛘艳,又在殿坛里说话喜笑,举动轻浮,那么道士怎么能够去与三界神灵相沟通。如果这样,不仅不能感召神明,带来吉祥,而且反而增加自己的罪业。
那么,张宇初天师的“斋法行持”对我们有那些启示呢?我们认为至少有二点:一是斋法行仪,各派虽有不同,但是所有派别的科仪,就其根源而言是相同的。因此,不管是开玄旅别的科仪,我们都应该虚心学习。二是斋法行仪,必须按照道教教义和道门规范,严格遵守坛场规戒。
以上,就是《道门十规》“第四规”的主要内容。
接下来,我们讲第五规:
5.《道门十规》第五规,是“道法传绪”,讲的是道法传承以及道门应该如何传承道法。
关于“道法传承”,张宇初天师指出:不论是科仪道法,或者是内修道法,道法都有一定的传承规矩。学道的人,一定要按照传承系统才能学到正统的道法,不然就可能走上旁门左道。特别是神霄派和清微派的道法,有许多口口相传的秘谈,如果不依据传承就不能得到真传。
至于如何传承道法,张宇初天师认为:传承道法必须要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和严格的道教规戒。他说:“凡行持之士,必有戒行为先,次以参究为务”。也就是说,一个行持的道士,首先应该遵守道门的规戒’然后参访名师,学习道法。
接着,张宇初天师批评当时道门中一些不正之风。一是追逐名利。指出:有些道士只是追求名声和利益,而不参拜神明,更不认真修持。这种人虽然已经有了道法传承,但是,这种人不过就像商人中的小贩子一样。二是夸耀虚荣。这种人认为受箓一定要高,任职一定要大。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夸耀自己。他们总是吃喝玩乐,自以为是,攻击别人,怨天忧地,永不满足。张宇初天师批评他们同社会上的神汉巫婆没有两样。三是欺诈民众。张宇初天师说:这种人常常过于夸耀符咒的灵验,迷惑别人,有的甚至招摇撞骗。这种行为,实在是既有误于祭祀和祈祷,也严重违反了道教的规戒。
那么,张宇初天师的“道法传绪”,对我们有那些启示呢?我们认为至少有二点:一是在道法传承中要提高识别能力,以防止传承中谱系的混乱。二是要保持正统的道法。道教的道法是有一定的规范的。无论是清微派,或者是神霄派,其道法都是按照一定的谱系传承下来的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保持道教的道法传承有序、传承正统。
以上,就是《道门十规》“第五规”的主要内容。
接下来,我们讲第六规:
6.《道门十规》第六规,是“住持领袖”,讲的是住持领袖的条件以及如何做道门领袖。
所谓“住持领袖”,顾名思义,讲的就是宫观的领袖,因为,“住持”是道教正一派宫观的领袖专门名称,相当于全真派的方丈。
对于“住持领袖”的要求,张宇初天师明确指出:“凡名山福地,靖庐治化,丛林宫观,住持之士,或曱乙往返,或本山推举,必得高年耆德,刚方正直之士,言行端庄,问学明博,足为从林之师表,福地之坂依者为之”。也就是说,不论宫观大小,凡是担任住持,有的出于甲乙两地的互调,有的由本山推举。所有担任住持的人,一定要有一定的年龄,有崇高的德行,为人正派,言行端庄,博学多能’足以成为修道之士的榜样’又被众多的普通道教信徒崇拜、愿意皈依的人。张宇初天师说,只有这样的人担任领袖,才可以成为后进者的榜样,使修道的人有了一个准则。
同时,张宇初天师还要求“住持领袖”,要有优良的道风。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要做到四点:一点是要保持个人的清白,不效世俗;二是要保持作风的清白’艰苦朴素;三是要保持处世的清白’能上能下;四是要保持持戒的清白,严格遵守道教规戒。
张宇初天师心目中的“住持领袖”,应该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。我们今天的道观管理体制是民主管理制度,从这个意义上说,每个道士都有可能成为领袖。住持领袖和普通道士的地位是平等的。当然,因为住持领袖和普通道士的地位不同,工作要求不同,所以’对住持领袖的要求自然应该更高一点,要求也更严格一点。
以上,就是《道门十规》“第六规”的主要内容。
接下来,我们讲第七规:
7.《道门十规》第七规,是“云水参访”,讲的是出家道士为什么要云游,以及如何云水参访。
“云水参访”,这一条规戒是对于出家道士说的。说到正一派道士,大家就认为是有室有家的道士。其实,历史上的正一派也分为在家和出家两种。出家道士,以四海的道观为家,因此,出家道士都要云水参访。在这里,张宇初天师明确指出,一个云游的道士,云游到-个道观里,首先要参拜本道观各殿的神灵,同时又要访问各地高道和同道,寻师访友。当然,我们今天的在家正一道士,同样有外出参访的机会,其目的也是为了寻师访友。因此,我们应该同样需要遵守一个道士在寻师访友中应该遵守的规戒。
首先,张宇初天师指出,学道之人,要“以清静为本”。要不断“操修戒行,磨练身心”。抛弃人生的诸多欲望,因为,欲望是人生苦恼的根源,所以,对于学道之人来说,是要引以为戒的。
其次,张宇初天师对于“云水参访”者的要求是“忍辱藏垢,言行谦和,卑下柔弱,精神纯一,心存柔逊,性戒刚强”。这就是说,云水参访的道士,要忍受社会上不理解的屈辱,能够吃得起各种苦难。说话和做事都要谦虚和顺,对人能够以卑贱的地位和柔弱的态度去相处,其精神能始终保持纯真单一,心中保持柔弱和谦逊’性格也切忌过分刚强。
同时,在本戒中,张宇初天师还有对“云水参访”内容的要求,还有对生活的要求’也有对选择朋友的要求等等。所有这些要求’对于我们今天的正一派道士同样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。因为,张宇初天师在这里特别强调了一个修道之人需要一种精神。这种精神就是不怕吃苦的精神,不务名利的精神,磨练身心的精神。这种精神是一个学道之人应该具备的。
以上,就是《道门十规》“第七规”的主要内容。
接下来,我们讲第八规。
8.《道门十规》第八规,是“立观度人”,讲的是立观的目的是为了度人,以及如何度人。
所谓“立观度人”,“立观”就是建立道观,“度人”就是度化信徒。张宇初天师说:“凡名山洞府,洞天福地,古迹灵坛,皆古昔仙真灵迹去处,其欲香火绵远,必以度人为先”。这就是说,道教的名山洞府’洞天福地和古迹、神灵的坛场,这些都是过去神仙真灵的地方。这些地方要香火持久传承’道观就一定要以“度人”为首要的任务。
至于,度什么样的人,张宇初天师说的很明白,就是要度“资性淳良”之人,也就要求被度的人品质淳朴、优良,这样才便于教海。同时,张宇初天师还明确指出,对于那些虽经度化,但仍不守道教规戒之人,要进行严格处理。他说:对于那些“博弈肆酒,交友奸邪”,“追逐名利,贪迷富贵”和“日坠祖宗基业”者,“轻则议罚”,“重则一遵戒条,下山除籍”。这就是说,有的道士赌钱酗酒,有的道士结交品行不良的朋友,做违法的事情。有的道士沉浸在追求名利的欲望之中,他们贪图富贵,追求享乐的繁华生活,不探究和继承道教的清静无为的家风,一天天将道门传下来的家业毁灭掉。对于这样的学道人,过错轻微的要加以处罚,过错严重的就要遵照道教戒条,驱逐下山,赶出道门。
这条规戒,张宇初天师说的十分明白’就是要如何培养道门合格的接班人问题。“立观度人”是关系到道教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事。当然,我们今天理解张宇初天师的“立观度人”,还应该更广泛一些,我们不仅要度化道门中人,为道教培养更多、更好的接班人’而且还要度化社会上广大信仰道教的人,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化’一方面使他们更好地纯真信仰,自觉地走“爱国爱教”道路,另一方面,正确引导他们积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贡献。因此’这条规戒在今天看来,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以上,就是《道门十规》“第八规”的主要内容。
接下来,我们讲第九规:
9.《道门十规》第九规,是“金谷田粮”,讲的是道观置办产业的,以及如何管理道观的产业。
在这条规戒中,张宇初天师集中阐述了道观里经济活动方面的戒律。所谓“金谷田粮”就是指维持宫观道士日常伙食的经济来源和管理。
那么,为了维持道观的正常活动,道教宫观的经济应该如何管理呢?
张宇初天师首先提出了“机构设计”问题。他说:“其常住库堂,设职管绍出纳。其各察院,宜遵常住定规”。意思是说,在宫观内要设置两类机构,一类是库房,库房里要设立各种职务来管理钱财和物品的出纳。另一类是寮院,是宫观的管理部门。其次,张宇初天师又提出了关于“管理人员”问题,他要求:库房等有关钱财和物品等部门由宫观的主要领导直接管理。同时,张宇初天师还谈到道观财物管理方面的一些原则,主要有三点:一是道观的钱财主要应该用于道观的维修和保养;二是宫观的经济要为道观和道众的生存谋利;三是宫观的管理必须要创造一种相互帮助、注意节约、大公无私的风气。
尽管,当今的时代同张宇初天师的时代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是,张宇初天师在这里所说到的道观经济管理的三个原则,对于我们今天的宫观管理还是有积极作用的。
以上,就是《道门十规》“第九规”的主要内容。
接下来,我们讲第十规:
10.《道门十规》第十规,是“宫观修葺”,讲的是名山福地的宫观要修葺维护,不能使其倾废。
宫观是道士学道、修道和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,因此对于宫观的维修和保护是道士的重要职责所在。张宇初天师说:“其各宫观,若殿宇、法坛、斋坛、官舍、云坛、道馆、两庑、庖、庾,所无可无”。这就是说,对于一个宫观来说,殿堂、法堂、斋堂、官舍、云坛、道馆、两边的来廊、厨房等等,都是不可缺少的。这样建置的道观才是功能齐全的,也是符合道教规范的。当然,现在一些小道观也是不容易做到的。
接着,张宇初天师对于维修道观需要傲的一些准备工作也提出了具体要求。首先,要积聚一定的财力;其次,是要配备专门管理维修的人员;三是要恪守道门规戒。张宇初天师提出这三条原则的目的: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宫观维修的质量,确保修建工作的顺利进行;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在道观维修过程中“收受贿赂,中饱私嚢”现象的发生。
对于在道观维修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,张宇初天师也明确指出,应该加以处理。他说:“同处职眷,递相觉察,闻于道司,举行定夺”。意思是,共同工作的人员,一个一个陆续有所觉察,就要报告管理部门的机构,由道司来决定处分。正因为如此,道门需要严格的纪律,需要有规戒制度来约束道众的行为。所以,张宇初天师告诫我们学道之人,一定要道心坚定、奉道行事。
通过对张宇初天师《道门十规》的学习和认识,我们认为《道门十规》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,特别是对于当前加强道教信仰建设、组织建设和道风建设更是意义重大而深远。
为此,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恢复“正一派授箓制度”时,选编的《道教正一授箓传度经教集》中,就收有张宇初天师的《道门十规》。据该《经教集》的《后记》中称,编选这部经典的目的主要是:为了使正一道士“从中增进对道教教义规范的觉悟,提高自身的素养”。因此’这是道教徒提高自身教义规范的觉悟的重要著作。
我们今天的道士,都肩负着道教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。只有严格遵守规戒,整顿道风,不趋名利,扎扎实实地弘道立德,这样才能上对得起祖师,下对得起后辈,才能真正服务社会,造福人类。
以上,就是我对《道门十规》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,希望对大家有用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