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 心 堂
繁體中文
当前位置:首页 > 道教知识 > 谈经论道 > 详细内容
浅谈《道德经》的修道思想及修持方法
作者: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林舟  发布时间:2010/12/6  阅读次数:622  字体大小: 【】 【】【
浅谈《道德经》的修道思想及修持方法

——在龙虎山箓坛上的讲稿
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林舟
各位箓生、各位道友:
大家上午好!箓坛安排我作为护经大师讲解《道德经》,我想,就从《道德经》这本书的时代意义讲起。大家都知道,《道德经》是一部很深奥的著作,她不管在政治、哲学、军事、经济、科技、文教、美学、医学等领域,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,所以被世人称作万经之王,甚至是“一贴慰藉心灵的良药”。据西方学者统计,从1816年至今,《道德经》在全球发行有近500种,涉及30多种语言,包括中、英、法、俄、德、西班牙、葡萄牙、意大利、曰、韩、阿拉伯及世界语等多种文字。她是继基督教《圣经》之后,被世人翻印最多的书籍,老子也成为西方人最感兴趣的哲学家之一。
今天,我们有幸来到道教祖庭——龙虎山天师府,参加神圣而又庄严的授箓仪式,这是我们的缘份,也证明我们有这个修道成仙的基础。这个“修道”,就是《道德经》中所讲之“道”。怎样去修呢?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一章说:“上士闻道,勤而修之。”意思是我们修道的人就是因为有修道的基础,只要勤奋刻苦地按照道袓老子所讲之“道”进行修炼,则必然会成为得道的神仙。因此,我就以《道德经》中的修道思想,谈谈我们如何通过平时的修持方法,成为得道神仙的。
一、《道德经》所讲之“道”
道教之所以“以道名教”,即缘于信仰《道德经》里面所讲之“道”。因为“道”是我们道教徒的信仰主体,所以,道教的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“道”为核心的。那么,何谓“道”呢?
(一)“道”是“先天地生”的宇宙本原。这个“道”,道袓老子分别在《道德经》一章、四章、十四章、二十一章及二十五章着重进行了论述。如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五章说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‘道’。”意思说:有种能量浑然一体而成,早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。她无声又无形,独保真常而不改变,循环往复运行而不停止,他给予万物精气而育养着,可算做天下万物的母亲。我(指道祖老子〕不知道她的名字,就给她取名叫“道”。因此,道祖老子在第一章时就说到:“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。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以观其妙。常有欲以观其徼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”意思说:“道”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,如果用言语能讲得出来的,就不是真正的“道”了;“名”是宇宙万物的“名字”,但是宇宙万物之前,也就没有“名字“的存在。所以说,没有“名字”的时候,也就是“道”的开始;有“名字”的时候,“道”已经化生了宇宙万物。因此,我们修道的时候,要无欲,就能知晓“道”的奥妙之处;而有欲望时,则只能感悟到“道”化生宇宙万物的表面。因此,“有名”与“无名”的本源同出于“道”,“道”的这种奥妙只能在修道中才能体悟到,所以,又称之为“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”。这就说明了,作为宇宙本源的这个“道”是难以用言辞来表达的。所以,遒教的一切经典,无不称其根本信仰为“道”。认为“道”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者,她无所不包,无所不在,无时不存,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。
(二)“道”是“散则为气,聚则成形”的太上老君。前面说了“道”是宇宙的本源,是无形、无名、无状但又主宰宇宙万物活动的演化者,她生一炁,一炁生阴阳,阴阳化生万物,而使万物有了生命本源的一股神秘而又强大的能量。所以,道教认为,这种强大的能量就是先天之元气,元气存于自然运化中,元气中有精,精气足则有灵性,“道”为“灵而有性”的“神秘力量”,就是神灵(神仙)了。道教常说“道一炁化三清”,就是“道”“散则为气,聚则成形”的神仙的化身,反过来,神仙就是“道”外在的表现。因此,道教的“道”就是太上老君,就是神灵,就是造物主。道教所信仰的最高尊神三清(玉清元始天尊、上清灵宝天尊、太清道德天尊)皆为“道气”所化。
(三)“道”的其他涵义。道教还认为“道”是宇宙万物存在运化的依据。“道”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,“道”是作为人类社会所遵循的生活准则。“道”化生宇宙万物之后,“道”仍蕴藏于万物之中。因此说“道”她无所不在、无时不存、群生是赖、万类咸仗,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者。正如《道德经》第三十九章中所说:“天得一以清,地得一以宁,神得一以盈,万物得一以生。”意思是,“大道”是清净无为的,她的本体浑然为一,所以,道袓老子在这里称“一”即“道”,得“一”就是得“道,,。《道德经》第二十一章又说: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。”大德之人的行为容止,完全遵从“道”的规律,以“道”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,而不妄自改变的。
二、《道德经》所讲之“德”
在《道德经》中与“道”并提的是“德”,道教将“德”作为教理的重要概念,其主要涵义有如下三个方面:
(一)“德”是“道”的外在表现与作用。比如:无形的“道”化生了宇宙万物,这就是“德”;无形的“道”在化生宇宙万物之后,其“道性”蕴藏于宇宙万物之中而使之得以生存和运化,这也是“德”。如:人们常用的“电”是无色声可视听,也无形象可捉摸,但电的能量是无穷尽的。通过各种有形的“电器”驱动后,可以发挥引重致远的作用。将“电”喻道,将“电器”比作“德”。有电,无电器是不会发挥作用;然则无电,有电器是不会体现电之能量。这里的“电”就好比生育宇宙万物的本原(道〉,而“电器”好比畜养万物而又不彰显的德。因而,道教常说.“德无道不立(无灵魂),道无德不载(无处发挥作用)。”
(二)“德”是“道”性的体现。道祖老子认为“道”自然无为,如果人“惟道是从”而有所得于道,就是有“德”,比如:“道”生万物’“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”(51章)即不占有、不图报、不干涉,如果学道者修得“道”的这种特性,“举事与道合”,这就叫做“德”。正所谓“道之在我之谓德”也。后世道教继承了道祖老子关于“德”的思想,而运用到神仙修炼的仙学内容中,认为修道有成,与道词一体性,达到长生久视的境界,也称作“德”。
(三)“德”又指社会伦理道德。道经中也有将“德”当作社会伦理规范。如广修道德、积善阴德等。又如《清静经》中说:“上士无争,下士好争。上德不德,下德执德。执著之者,不明道德。”意思说:有高尚道德的人,所做的许多善事行为,都是依照“道”的自然本性而行的,但却蕴含着高尚的“道德”。而道德品行不够高尚的人,做事不一定遵循“道”的规律,而是为了达到美名而行事,自己总认为有德,但是没有“道德”。总而言之,广义上讲,与“道”并提的是这个“德”,还包括社会的伦理道德,亦即人的品德。
上面讲了,“道”化生万物,万物由“德”来延续,“德”就是万物所固有的本质属性,也就是“道”的具体体现。道为体,德为用。没有道,德就不会存在;没有德,道也无法显现。因此,《道德经》五十一章说:“道生之,德畜之;长之、育之;成之、熟之;盖之、覆之。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长而不宰’是谓玄德。”意思是:“道”化生万物,“德”蕴含于万物之中,像父母含养、呵护孩子一样使万物得以生存、生长,这就是最深远的‘‘德,,。所以,道教尊“道”而贵“德”。
众所周知,道教的最高理想是追求得道成仙,仙就是“道”的外在体现,仙的内在表现就是“玄德”(即有高尚的道德),所以说,尊“道”贵“德”是道教最高的、最根本的、最核心的信仰。而我们道教徒要修道,就必需以“德”为根基’来证道成道。因此,道教徒修道的主要目标是“学修并进”,即要学道(指修炼),也要修德(指积德)。《道德经》中如清静无为,柔弱不争,少私寡欲等一些重要的观点,都是教导我们如何学道与修道(积德〕。如此的话,我们才有可能“得道成仙”。
所谓“清静无为”。清静,就是要清静自己的心性,尽量减少由心所带来的杂念。无为,并不是“无所作为”,而是指顺其自然,不作妄为的意思。二者结合起来,就是要求我们在修炼当中,克制外欲,清神静心,顺应自然,不加强制。在《道德经》一书中,共有十处提到过“清静”章句,八处提到过“无为”的章句。道教认为,人的生命包括精神与肉体(即心与身)两个方面。用道教修炼养生的话说,即“性”与“命”,因此,道教主张“性命双修”。在道教看来,修性不仅不可或缺,而且还是修道养生的基础,而修性(即修心)的关键便是“清静无为”。《道德经》第十六章说“致虛极,守静笃”,就是要求我们要效法“道”,做到清静无为,身体自然强健,“则道自来居”。
我们每日清晨所诵之经典《清静经》,就是说明了“性功”修炼的重要性,即以“清静”为宗。谓“清静”本天地之常道,“人神好清而心扰之,人心好静而欲牵之”,唯常澄心遣欲,并“内观其心,心无其心;外观其形,形无其形;远观其物,物无其物。三者既悟,惟见于空。观空亦空,空无所空。所空既无,无无亦无。无无既无,湛然常寂。寂无所寂,欲岂能生?欲既不生,即是真静。真静应物,真常得性。常应常静,常清静矣。如此清静,渐入真道。既入真道,名为得道。”总之,该经旨在守静内观,使心境常保清静,以求悟道得道而与道合一。这就明白地告诉了我们——修道的关键在于“清静无为”。
同时,道教的内丹炼养实际上为静功炼养,方法与要求是:一曰身静(即身体不动);二曰心静(即念头不起;);三曰意静(即不知有我)。就是为了达到“虛极”“静笃”而物我两忘的境界,使浊气变清,浮躁变冷静,使人心清宁明静,静而生慧,慧而生德,生命的原动力得到宝藏和育养,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。
其次,道祖老子提出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观念是来解释“道”——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”,(37章)这就是说“道”是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,指顺其自然而不妄自作为。“无为”是“道”的本性,生养万物,“无不为”是“道”的作用。道袓老子认为,作为宇宙本原的“道”,在产生宇宙万物的过程中,是自然而然的,没有附带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,因此说“道”是“无为”的;但从其产生宇宙万物的结果看,一切都是由“道”所化生,因此“道”又是“无不为”的。道教继承了老子思想,把“无为”作为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原则。同时,还将“无为”用于养生修炼,作为养生修炼的基本原则,要求我们在养生修炼过程中顺其自然,不假人为,不急于求成,以期达到“无不为”的境界。《道德经》第四十八章说:“为学曰益,为道曰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。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足以取天下。”意思是:一个人如果是为学问求知见的话,他所学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。如果是为了修“道”,那么他内心里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。因为修道是要“损”去虛伪的知见,除去膨胀的情欲,更要排除歪思妄念,把名利虛华一并丢弃,这样物我两忘,私欲净尽之后,才能达到无为的境界,进而“得道”以达到“无所不为”。因为这个“无为”之中隐藏着深妙的玄机,是动中之静、静中之动的“无为”,是虛中之实、实中之虛的“无为”。天“无为”而四时能行,地“无为”而万物并生。人与天地合为三才。人如果能“无为”,就能真性了然。此时万物的造化,无为映现在心镜之中,这就是人修道之“无为”的妙用。这段话告诫我们,只要“不争”、“不自见”、“不自是”、“不自伐”、“不自矜”,自然德性就会高尚,就可以达到“无为”的境界了。
所谓“柔弱不争”。在《道德经》一书中,共有九处提到过“柔弱”的章句,六处提到过“不争”的章句。《道德经》中关于“柔弱”的精神实质,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:
第一、柔弱内含的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精神实质。《道德经》第四十章说:“反者道之动,弱者道之用。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。意思是:反复运转是“道”运动的规则(如道教修炼上常讲,顺则成人,逆则成仙)。可是“道”虽然反复地运行,到最后还是要归于柔弱,因此,柔弱就是“道”的作用。天下万物都是由一炁(前面讲了,指:“道”生一“炁”,一“炁”化成阴阳,阴阳生万物的规则)生成,万物又从坚强返回到柔弱(指“道”)的状态。因此,道教主张修炼等方面应该刚柔相济,以柔克刚。《道德经》第七十六章又说:“人之生也柔弱,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,其死也枯槁,故坚强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”。意思是:自然界的各种生物,因为有生命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柔性’人生则更是如此,没有了生命的人和物表现出的则是刚强的僵硬。所以,我们修道,首先要维护好生命的柔性,呼吸中和,行事保持身神的平和安静,和弱其气,持养身神,才能得道。
第二,柔弱内含着积极的修道思想。道教在修养上以柔弱为用,主张一切行为都不要太刚强,刚者容易先受摧缺,强者容易先受到屈折,“柔弱胜刚强”(36章)就是这个意思。如我们练太极拳,就要使身体柔弱下来,才能达到练功的需要。而太极拳的主要作用,就是以柔克刚,以弱胜强。因此,道教提倡我们道教徒要学习“水”柔弱而能攻坚强的精神,明白自己修道,要始终保持柔弱的心态,不要以“术”炫己,要像“水”一样,居于下位,才是有德。
而不争,在《道德经》中的论述,也极为丰富。《道德经》第八章说:“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于道。”意思说:最高的善像水一样,水的品格是善于默默无言地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,自然地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卑下地方并且无怨无悔。上善的水能方能圆’能曲能直,可隐可显’可聚可散’可动可静’可容可载,可净可垢,满则溢,亏而补,总之水能遵循“道”的法贝上恭顺自然之需而动,利济万物而不误时辰顺应时势而动,所以像水这样的品格最接近于“道”。道袓老子用水来比喻“上善”——“不争”的品格,教人要法“道”自然而有所作为。因此,道袓老子在完成《道德经》的最后一章说到:“天之道,利而不害;人之道,为而不争”。〈81章)由此可知,“不争”思想是符合天道的,“为而不争”作为人类的最高行为准则’也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。
道教所讲求的“不争”与道祖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,并不是束手徒置,万事无所作为,而是不与世人争俗世的功名利禄、荣华富贵等。而对于合乎天道等,则要尽力而行,以彰显“天理”。比如:道教相信通过修炼〈即修道),不仅精神可以升华,生理生命亦可以长生久视。所以,她打破定律,改变法则,战胜困难,与无情的命运相抗争。为此,并提出了“我命由我,不属天地”的口号。这便是道教的“争”,也是人类最大的“争”。
所谓“少私寡欲”。这里“欲”指世俗上的欲望与食欲。如人饥饿了,吃饱肚子是人的本性,而追求美味佳肴,则是过多的贪欲。在道教修炼上,要求我们道教徒要减少世俗的欲望与食欲,在修炼中达到无欲的自然状态,这样才可以长生久视,与“道”合一。《道德经》中对“欲”的论述很多,如: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定。(37章)无欲观其妙,有欲观其徼。(1章)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,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(46章)少私寡欲(19章)等等
从以上的章句,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道祖老子把“欲”分为了“不欲”、“无欲”、“有欲”、“可欲”、“欲得”,最后到“寡欲”。《道德经》说:“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定”。即我们在学道的修炼当中,要拋弃私心杂念,使自己没有欲望,则自然神形清静,天下(心身)也就安定了。
《道德经》第一章接着说:“常无欲观其妙,常有欲观其徼。”“常无欲”是什么呢?即我们在修炼当中,使自己身静、心静、意静(前面“清静无为”当中我以讲到过),达到无私无欲的“虛无”境界,则就能体会到“道”的奥妙之处,即我们修炼的方法。而以“常有欲”的方式,经常有意识去观察有形物质的变化无边,而体验“道”的奥妙。因此,《道德经》第四十六章说:“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,故知足之足,常足矣。”意思是: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,最大的过失莫过于得到还想得到更多,所以说,知足的人不再去贪求身外之物,就不会感到有欠缺,也就永远不会感到不满足了。这里讲到,人的贪欲就是由于私心太重,私心太重就会导致各种灾祸横生,因此,知足知止,才是修道当中要遵守的规则。《道德经》第四十四章又说:“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是故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意思是:名声与身体比较起来,哪一样亲切呢?身体与货物比较起来,哪一样应该重视呢?得到身外的名声,与失去自己的身体,两者之间比起来,哪一样为害更大呢?贪求物质与名利,过分满足欲望的人,必定要伤心伤神’劳心劳力,付出沉重代价。贪财图利的人,喜爱富贵的物品。但是珍品藏得越多,反而招人嫉炉怨恨,难免身遭横祸。所以知足的人,就会减少贪求,身心自然无忧无虑。如此的话,就会远离羞耻与侮辱之事。知道适可而止,就没有危险,这样才可以长生久安。道祖老子通过第四十四章,直接阐明了名声、身体、货物三者当中,身体的重要性。所以道教才要探索“长生不老,得道成仙”。因此’道袓老子告诫我们要保养自己的身体健康,少私寡欲,知足知止,才能践行我们修道的目的;效法“道”清静无为、柔弱不争的规律修道建德,自然就可以“得道”而成仙了。
上面围绕我们修道的最终目的——得遒成仙,谈了如何从清静无为、柔弱不争、少私寡欲三个修持层面践行修道的。如何“得道”?就要建德、育德,培养高尚的德性。道教常说:“天上没有无功无德的神仙”,说明了神仙是“道”的外在表现,也是道德标准的衡量器,只有通过修道与修德二者相结合,我们才有可能成为神仙。因此,我们“得道成仙”的目标,就是修道与修德并进,这也是我今天所讲的修道思想的主要目的,以上是我个人学习《道德经》的一点体会,不妥之处,敬请诸位箓生、道友指正,并愿与大家共勉。谢谢!
来源:网络
我要评论
  • 匿名发表
  • [添加到收藏夹]
  • 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未登录
最新评论
所有评论[0]
    暂无已审核评论!


 

 玄心堂 ( www.xuanxintang.org

   联系QQ 1130590536(ID 先明子)

粤ICP备10005811号